制定目标的时候应该对自己狠一点吗?千里之行走到一半很难挨,怎么办?那些为朋友圈减肥的人后来怎么样了?很多疑问你们想知道吗?MBA1808班八宝粥系列分享小课堂来开课了,让我们一起跟着中科大李义娜老师的脚步来到现场——自我控制中的目标设定、目标刚性与动力。
镜头给到李义娜老师—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、副研究员、管理学院特任副教授,南开大学博士后、美国得克萨斯A&M大学博士后,学术主攻消费者行为研究。李义娜老师曾主持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“视觉表意机制对消费者信息处理及决策的影响研究”、2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“公共风险警示信息的视觉传递策略研究”、2014年第56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“营销沟通中图像修辞及影响机制究”,入选2015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。
直击现场,李义娜老师抛出第一个问题——拖延症,你们如何解决?现场的同学们中无论是“大朋友”还是他们的“小朋友”都面临过,当老板让你做一件自己能力不及的事,当父母让孩子考100分的时候,也许你们制定过很多看似完美的计划,但执行起来却无从下手,因此逃避,思维停滞,引起自责,恶性循环,那又如何干掉拖延症?Hey,让我们一起向拖延症宣战,直面它,告诉别人我干不了。
李义娜老师抛出第二个问题,每天大家都在不同的目标之间纠结,女生遇到美食会纠结——假如你现在支付20元就可以享用一块蛋糕,如果明天这块蛋糕可以半折买到,那你到底现在买不买?每个行为都面对冲突,如何解决?明天购买满足会打折扣,这就是延迟满足的效应。李义娜老师又引入一个小实验故事:给小孩子们面前放一堆他们喜爱的糖果,父母对孩子说,如果盯着糖果15分钟内不吃,15分钟以后就可以享受面前的糖果。多数孩子忍不住,只有少部分孩子做到了。实验结果证明少部分做到的孩子未来更有成就,做出未来有收益的决策——跨期决策。
李义娜老师又抛出第三个问题,一个有趣的研究结果——自我调节的动力预测。假如一家奶茶店推出两种积分营销方案:方案1,购买任意6款产品积1分换一杯奶茶;方案2,购买同一产品6次积1分换一杯奶茶。客户前3次购买产品,方案1在购买过程中客户的参与度更高,他们购买前第一反应是“我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”;后3次购买产品,方案2客户更愿意去选择。方案1中前半段确定干这件事,后半段需要做选择,更多的做选择增加客户的负担,反而后半段客户更愿意选择确定的选择方案。凡是一个信息、线索增加我做成一件事,都是好的;往往前半段对你好的,后半段会阻碍你,后半段关注的焦点变成赶紧做完这件事。前半段寻求正反馈,后半段寻求负反馈;满意度下降,负反馈有助于实现目标。
李义娜老师给现场的同学们带来她的最新研究:薄荷软件使用数据分析。薄荷是一款主要为女性量身定制,帮助健康减肥,记录生理期的弱社交软件。李义娜老师解释这是一项短期打卡记录,长期行为规律性的研究。如果用户每天打卡时间固定,短期内坚持效果较理想,长期阶段效果不理想;如果短时间内体重下降较快,后期反弹也较快,长期努力达成降重,体重也呈现较慢反弹。
李义娜老师的心理分享,带给在场的每位同学一场自我控制的头脑风暴盛宴,尽管分享会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,同学们也在分享的尾声中意犹未尽。这是一次详细的剖析,有时也会有幽默风趣的探索,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达成目标、管理时间、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自我控制。
(文/谌星 图/谌星 司徒兴华)